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的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小编大大今天给你带来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对宝宝有所帮助哦,快点来看看吧。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1
1、基本内容
编辑
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它是动态的、过程性的,而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一种共同活动并互相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 人际关系(张文新,1999)。它是交往的一种结果,是静态的。有研究者曾将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和考察(武建芬,2006),即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同伴交往是同伴关系的“动态展示”,同伴关系是同伴交往的“静态表征”。而同伴交往能力是在同伴交往的动态过程中,通过幼儿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同伴交往能力来获取同伴关系。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总是能促使交往的成功,反过来,成功的交往又强化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并反射到幼儿的内部行为模式中,使之转化为一种稳定的能力,成为指导幼儿同伴交往行为、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主导因素,并建立起一种良胜循环。因而,同伴交往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也是一种静态表征,它自身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结构的研究普遍认为,控制和移情作用或归属感是交往的基本能力之一,其次还包括行为灵活性和社交放松性(张元,2002)。研究者指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含有“社会参与”、`旧语能力”、“非口语能力”、“强化能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分为三个维度社交主动性、同伴拒绝和消极的同伴回避。还有学者通过对幼儿教师的开放式问卷,提出我国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成分包括社交主动性、社交放松性、亲社会行为、语言和非语言能力(张元,2002)。吴放和邹泓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变量分为攻击性、助人以及同伴喜爱程度。
(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研究指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与同伴交往时可以更好地听取同伴的意见,并与同伴合作。他们在表达自己愿望时,通过增加新的角度来维持同伴交往。而且大一些的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更多积极情感、领导性、容忍性和亲社会行为。曹安所做的有关“3一6岁城市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及其家庭因素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这个过程中,小班到中班时期出现一个加速期,中班到大班有缓慢提高趋势,但增长速度不明显。
(2)4一6岁为发展的关键期
研究指出,4岁幼儿己经有固定、平行的玩伴,4岁幼儿比3岁幼儿更能直接对同伴进行赞同和影响同伴情绪,5岁幼儿会花更多的时间与同伴进行交往。有研究表明, 4岁幼儿开始交友,5岁幼儿由母爱需要逐渐转向对同伴的需要。幼儿期尤其是4一6岁是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活动分为六个等级:无所用心、袖手旁观、孤独的独立游戏、相互平行的活动、结伴游戏以及合作的或有组织的原始游戏。前四种游戏都是无参与或无同伴交往的活动,只有结伴游戏和合作游戏才能算作幼儿在同伴交往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而4岁幼儿的结伴游戏和合作游戏开始逐渐增多,占据游戏的主导地位。
(3)性别差异显著
有关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者主要观点为,男女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有显著差异,并且一致认为,女孩的同伴交往能力和同伴关系显著优于男孩。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大部分时间和同性同伴交往,形成了男女幼儿不同的文化氛围,在各自不同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形成了各自的兴趣和行为特征。男孩的游戏群体更大,更多时候是在公共场合中游戏,较少受成人的控制,并且男孩游戏更加粗犷,身体接触多。相反,女孩同伴交往更多强调一种合作和语言交流。因此女孩活动特点更多地遵从成人的要求,显示出女孩同伴交往的优越性。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2
首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幼儿知道在与同伴交往时,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心中有他人;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蛮横无理是错误的交往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交往方法。
其次,要鼓励幼儿多去关心其他小朋友的情绪和感受,让幼儿用积极良好的情绪与同伴交往。
再次,教师可以展开一些互助和合作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与人交往,幼儿在游戏的同时一方面有机会去探索与其他小朋友友好交往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也能获得合作、分享和快乐的情绪体验。
家庭是幼儿园之外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都会对幼儿良好同伴交往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亲密、宽松和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形成。其次,父母要改变对孩子过分保护和溺爱的态度。在小朋友之间出现意见不同或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要引导幼儿正确表达个人意见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学习与朋友交往的正确态度。再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习,在尝试错误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