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把时间倒流美文
谁来把时间倒流美文,又一年了,我们每天做着同样的动作。有时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总不知不觉陷入多愁善感的状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谁来把时间倒流美文,欢迎阅读!
谁来把时间倒流美文1
是的,又一年了,我们每天做着同样的动作。有时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总不知不觉陷入多愁善感的状态。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有些会经常见面,有些只能靠回忆想念。当某一天某一个人彻彻底底地离开自己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连一张合照都找不到。试问,谁负责把时间倒回来?
人们好像都习惯到了一个特定时候就想起一些人和事,我肯定的是,其实我们都不愿想起,只是我们都控制不了自己。你说是吗?
这些年,一路走来,让我明白很多。但不知道怎麽,我就是宁愿成为最糊涂的一个。曾经,有个人总跟我说:"你认真,就输了。"问自己,我已经输过了几次?都记不得了,也不想记得。最近,爸老说我:"出去混几年了,以为长大了,没想到比以前更小孩。"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样的感觉,小的时候想快点成大人,觉得大人们的世界很精彩,想做什麽都可以,而且有些问题大人们总说:长大以后你就会明白的。结果呢?人长大了经历过了才能深深体会到。有时候人越大越想回到小时代。懵懵懂懂的小时候,多快乐啊。
十一月了,本来应该迎接冬季的到来,可是广州冬天还是姗姗来迟。让我想起北方的冬天,现在应该是白茫茫一片吧?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外面,地面上是不是又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然後考虑我应该穿什麽鞋出门,才不至于把亲爱的脚趾们冻紫了。而现在,我只需要想怎么穿才不会太热。当然!听说亲爱的台风来了。
其实,我挺想念北方的亲们。人越长大,相聚的时间就相对减小。起码很难能像当初相遇时,大伙坐下有说有笑。因为大伙都长大了,有各自的路要走。
不好意思,我又在胡思乱想了。不知道怎麽就爱怀旧,好像怕老来会把一些记忆忘掉了,现在拼命的反覆回想。我想把一些美好的深深刻在我脑海里,起码可以覆盖一些不愉快的的回忆。
真不敢相信,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一直重复听着一首歌。谭咏麟的《独醉街头》,当然!只是歌而已,我没有在独醉,只是吹吹风。我挺喜欢晚上的天空,只可惜看不到星星,也找不到你。
谁来把时间倒流美文2
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感觉映衬著过去的点点滴滴……
回望,依旧清晰。40年,沉淀在记忆里。就那么简单的一个电话,一声声问候,四面八方的响应寻著过去的轨迹返回原点,还是那个集体,那群人,所有鲜活的影像潮水般涌来,滔滔不绝的话题扫去沧桑浮云,挡不住的笑声写在每一张阳光的脸上,凝固在那一时刻。真好。
迟早的相聚,久违的念想。
半亩园,一座山庄的沸腾之夜。本市能找到的积极响应,远道的行动之快令人感动。难得的相会,走完必要的程式一定在餐桌上围坐。那亲。你只顾著拍照,想要留住,留住瞬间的场面。让再会有个记忆的凭证,就连同学的签到薄和发言记录你都宝贝似的收藏。温暖的延续,可以触摸与回味的生命痕迹怎能随意。
年代的烙印,原封不动地存放在历史里。
上世纪60年代末,铁路中学半军事化管理。你们的班级被称作连排班,一个年级的头叫连长,一个班的头叫排长,还有2名副排长。排里面分4个小班,每班有2个小班长。全班58名同学,你是4班的小班长,没记得管过什么事儿,都是班上当副排长的小班长负责一切的事情,转达老师的全部旨意。嗯,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学习与劳动。
文革初始,赶上复课闹革命。
还好,铁路中学比较正规,上文化课,语文数学几何和物理化学。你最钟情语文课,当年老师在黑板上使劲地写字的姿势和声音你还记得,其它的不知怎样逃过来的。课余时间找个题目开个批判会。同学们练就了发言的能力。批判者和被批判者会上声严厉色,会下或许就是同盟。有几个同学还搞了个滴血盟誓,当然的炮轰重点。老师给予了严重的批评,下令解散。
边学习边劳动,无形中增加了情感厚度。
区别其它学生生活的是,学校每年春季组织下乡插秧。一望无际的稻田,要靠你们一片片铺绿。那年代,没什么好吃的。最深的印象是吃玉米馇子,就著油炒辣椒面,放点咸盐。十几岁的孩子下到凉凉的稻田地,一根根地插种稻苗。你害怕水田里的蚂蝗,边插秧边不停地活动著双脚。不给蚂蝗机会。同学的欢笑声,各班比赛著完成任务。有的女同学脚扎坏了,男同学背起就去卫生员那里。晚间的娱乐活动,同学吹起横笛,大家有来到趣地唱起想唱的歌。挑秧苗的农民,颤悠悠地走在田埂上的场景,怎么一晃而逝了。
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淹埋著无奈的悲哀。
全体师生利用学习时间去吉林九站至江密峰修筑铁路,谓之九江线。整整3个多月时间,吃住在柳树河工地临时搭建的板棚子里,上下铺。每天集合哨音一响就去吃早饭,吃饭时间有限,哨音再起,有的饭没吃完也要去队列报数。然后,步行去现场。都是些土方任务,刨土,装筐,两人肩抬。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那筐土重重地压在身上,还要小跑。年轻气盛,有的累吐血了还不下岗。那个夏天,一身的臭汗,到牤牛河洗一洗。想游泳,没脚脖的水太浅,谁想游,肯定那石头放不过。
没什么好吃好喝,没什么娱乐活动。夜晚的蛙鸣伴著入眠。
一个个黑夜,一个个白天。年轻的集体不曾想到,正是这场热火朝天的劳动让你们躲过了那场浩劫的风潮。至今,你感激那个英明的决策者。工地,名正言顺的避风港。这段时间在校的话也上不了几节正经课,全国都一样。你们似乎以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做以抵触,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政治斗争中,莫如干点实际的。总比把孩子们放逐在社会上,熏染不良之风要好得多。毕竟你们做成了一件大事,一段铁路的奠基有你们的劳动。社会的大课堂锻炼了你们。
修完铁路,每人发了30元钱,那是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还发了一个蓝皮笔记本,九江线的纪念。你用它记录了毕业分配前的留言。今天看起来,虽然有些旧了,你却可以从这个小本本上找到当年的无奈与悲凉,更多的还是慰藉,它留下了那种再也无可找回的一段段往事,真实的存在。
政策有时会决定人的一生,命运的走向让你低头你必须低头。
1970年的四个面向,让年轻的生命奔赴不同的地方。上山下乡,到工厂,去当兵,进学校。你当年也做了下乡的准备,但最终被分配到商业部门,多数人到了铁路上工作。个别人在艰难的行走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幸运的,不幸的。很久的沉寂,随著时间的推移,慢慢浮出水面。
岁月抹平了伤痛,一切都在不言中。
班里唯一的集体户,一名女同学和农民结婚成家,永远地留在了那里。索性的是政策落实,她被铁路录用,在沿线小站上工作。这次聚会,大家一致意见,让她把爱人带来,你们无论年纪大小都叫他四哥。班会上他的激情发言,让大家感慨,怨不得他留住了城里人的芳心。原来如此。那种诚实与浪漫的天性使然。聚会结束,一些同学去他家继续叙旧,买上鱼肉果蔬,再一次昏天暗地的笑声在城乡间漫延。
时光倒流,短暂聚会充实著记忆的碎片。
找回无法找回的,忘掉应该忘掉的,忆起能够忆起的。没有机会再像从前,却有机会重新开始。你珍惜,现实的给予。更珍惜这段牢不可破的同学情谊……
美好瞬间,永久的私藏。